賽默飛世爾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簡稱賽默飛)最終敲定以174億美元收購合同研究機構(CRO)PPD。
賽默飛最終以47.5美元/股的價格收購PPD,較周二收盤價溢價24%,并承擔了PPD約35億美元的凈債務,而這不包含在174億美元的收購額中。也就是說,這筆交易價值約209億美元。
收購PPD的交易是在賽默飛在去年最終放棄以115億美元收購分子診斷企業凱杰后達成的(原因是并購遭到了凱杰股東的反對)。
這也將是繼2021年2月Icon以120億美元收購PRA Health Sciences之后,今年第二筆大型CRO交易。
這反映了CRO領域的強勢增長。在新冠大流行早期,由于大多數臨床試驗的暫停,CRO領域遭到了嚴重的打擊。而現在,CRO領域迎來春天——因為制藥企業們試圖在下一次病毒災難中先發制人,而CRO企業是他們首選的合作伙伴。
賽默飛躋身全球CRO領域Top5
賽默飛通過一系列行業領先品牌Thermo Scientific、Applied Biosystems、Invitrogen、Fisher Scientific、Unity Lab Services和Patheon,為客戶提供一整套包括高端分析儀器、實驗室設備、軟件、服務、耗材和試劑在內的實驗室綜合解決方案。
目前,賽默飛的市值約為1878億美元。受并購消息的影響,其股價下跌1.4%。
賽默飛進行CRO領域的并購并不新鮮。
早在2017年,賽默飛就以72億美元的高價收購了CRO公司Patheon。賽默飛提供的臨床試驗服務和生產技術服務與Patheon的CDMO能力形成高度互補。
賽默飛此次斥巨資收購的PPD通過臨床前咨詢、設計和實施臨床試驗,以及為患者提供支持,幫助公司進行藥物開發過程。因研發mRNA新冠疫苗而大熱的Moderna公司聘請該公司監督其COVID-19試驗站點。
PPD市值約136億美元,收購消息在周三被外媒流傳出之后,PPD的股票上漲了12%。
PPD這家公司的歷史頗為傳奇——由藥學博士Fred Eshelman于1985年創立;1996年第一次IPO;2011年,PPD以 39 億美元收購完成私有化;2020年,PPD在在美國納斯達克再度上市,融資16.2億美元,成為當年規模最大的IPO。
同時,PPD與中國市場淵源頗深。早在2009年,PPD就在中國完成兩筆并購,收購了當時在中國頗具規模的CRO公司依格斯和保諾科技。其中,保諾科技的創始人歐雷強先生(John V. Oyler)在2010年創立了百濟神州。
▲PPD 2020財年營收數據
209億美元收購的PPD,在全球CRO企業Top10榜單中,憑借46.8億美元的營收名列第五。
也就是說,賽默飛通過這場并購,順利躋身全球CRO行業Top5,CRO行業格局洗牌。
收購PPD是賽默飛業務的自然延伸
賽默飛首席執行官Marc Casper表示:“收購PPD是賽默飛的自然延伸,將使我們能夠為這些客戶提供重要的臨床研究服務。”
賽默飛業務主要有四大板塊,包括:生命科學解決方案、分析儀器、臨床診斷、實驗室產品與服務。
2020年全年,賽默飛營收+26%至322.2億美元,首次突破300億美元。
與新冠相關的產品貢獻頗大。由于新冠疫情,全球篩檢市場需求大增,賽默飛在2020年新冠相關的收入超60億美元。
按照GAAP標準,賽默飛每股收益全年增長74%至15.96美元。營業利潤增長至77.9億美元,上年同期為45.9億美元。2020年,GAAP營業利潤率從2019年的18.0%增至24.2%。
2020年全年,
生命科學解決方案部門:營收+77%至121.7億美元,占總營收的37.8%,略低于實驗室產品與服務部門的占比。調整后的營業利潤率最高,升至50.2%,高于去年同期的35.7%。
分析儀器部門:營收略有下滑,為51.2億美元,占比15.9%,為營收額及占比最低的一個部門。調整后的營業利潤率為15.8%,低于2019年的23.1%。
臨床診斷部門:營收+44%達到53.4億美元,而2019年的收入為37.2億美元。調整后的營業利潤率為25.6%,而2019年為25.0%。
實驗室產品與服務部門:營收+16%至122.4億美元,占比最高,達38.0%。部門調整后的營業利潤率為10.4%,而2019年為12.5%。
總的來說,賽默飛的產線非常全面。PPD在近50個國家擁有超過26,000名員工。交易結束后,PPD將成為賽默飛實驗室產品和服務部門的一部分。
CRO領域的客戶來源于制藥和生物技術。而制藥和生物技術是賽默飛最大和增長最快的終端市場,不難理解賽默飛會更積極地投資于這個市場。
上個月(2021年3月),為了支持不斷上升的新冠疫情相關需求、以及客戶對于新疫苗和其他生物制劑的長期需求,賽默飛宣布投資6億美元來擴大其生物加工生產設施。預計將使其生產能力提高一倍以上。
一直以來,賽默飛密切關注并全面布局創新藥物研發,將產線全面的優勢也拓展到高技術含量的生產外包服務,將先進的分析技術轉化為創新藥研發技術,以此希望能更好的服務于中國的臨床CRO市場。
▲收購PPD使得賽默飛世爾能夠提供全面的臨床服務
賽默飛世爾收購臨床研究服務行業的領導者PPD,實際上是賽默飛世爾在CRO行業上下游領域的拓展。
CRO行業的并購整合
如果一家大型醫療技術/測試公司收購CRO聽起來很耳熟,那么這就是美國實驗室公司(LabCorp)2015年前以61億美元收購CRO公司Covance的做法。
這開啟了CRO領域的多筆巨額整合并購。
2016年,艾美仕(IMS Health)與昆泰(Quintiles)合并誕生了當時全球最大的CRO公司IQVIA(曾用名Quintiles IMS Holdings),現排名第2;
2017年,INC Research 宣布與inVentiv 合并,成為了彼時全球第二大CRO公司Syneos Health(曾用名 INC Research ),現排名第6;
同年,繼2015年并購Covance后,LabCorp又并購了Chiltern,通過兩筆并購,LabCorp成為了覆蓋CRO全流程的企業,現在CRO行業排名第1。
賽默飛世爾科技也在2017年以72億美元并購了Patheon。
CRO領域的并購排位賽在2017年后逐步冷卻下來。但新冠疫情的到來,促使該領域的并購再次爆發。
2021年2月下旬,全球排行第五位的Icon與排行第六位的PRA合并,一舉成為全球市場第3。
交易總額約為120億美元。
現如今,賽默飛的并購使得其異軍突起,直接進入Top5。
▲全球CRO企業Top10(數據來源:醫藥魔方)
注:①本榜單涵蓋了廣義上的CRO,業務領域涵蓋新藥研發相關的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藥學開發以及原料和藥品委托生產(CDMO和CMO)等;②ICON+PRA兩家數據直接相加;③Wuxi包括藥明康德和藥明生物;④Parexel自2017年被財團收購后退市,此處只有2018年公布的收入,供參考。
激烈競爭之下,強強聯合、“大魚吃小魚”都是策略。
從上面的Top10榜單可以看到,通過并購,頭部與頭部之間的差距也在加大。不知道Top6-Top10企業在這樣的壓力下,是否也會通過并購來提升市占率?
眾所周知,CRO行業是在新藥研發難度加大、失敗率提升和成本快速提升的情況下所誕生的,所背負的使命就是幫助行業更有效率的進行新藥研發。
CRO企業所做的事情就是為各家藥企提供新藥研發各個環節的服務,由于可以同時覆蓋幾百個或幾千個藥物的研究,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規模效應,從而實質上降低新藥研發成本。
CRO行業的規模與制藥企業的研發費用呈現正相關的關系:
CRO行業規模=藥企研發投入規模*CRO滲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