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6日,華大智造正式拿到科創板上市批文。
繼7月15日打贏官司,獲得美國基因測序龍頭Illumina的3.25億美元凈賠償費后,又獲得上市批文,這真是華大智造揚眉吐氣、喜訊連連的一個月。
華大智造雖成立于2016年
但其歷史卻可追溯到更早之前
且公司歷史正是我國測序產業頭部公司追求技術自立
助力測序成本以超摩爾定律速度快速下降
并在這一過程中與測序儀巨頭因美納明爭暗斗的縮影
在這22年的歷程中,個人全基因組測序成本快速下降,在2009年降低至10萬美元左右,在2015年已降低至1000美元左右。而目前,伴隨測序技術的不斷革新與進步,伴隨測序工具的不斷突破,個人全基因組測序成本降至百元美金時代。
基因測序背后的底層工具是基因測序儀,基因測序成本的快速下降,離不開測序儀技術的發展。在人類基因組計劃中,Sanger測序技術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Sanger測序技術一次只能獲得一條長度在700至1000個堿基的序列,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科學發展對生物基因序列獲取的迫切需求。
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出現是對傳統Sanger測序技術的革命性改變,可一次對幾百萬到幾十億條核酸分子進行序列測定,部分文獻資料亦稱其為大規模并行測序或下一代測序技術。高通量測序技術以其通量高、準確性高等優勢促進了個人全基因組測序成本從數十萬美金降低至數百美金,從而促進基因組學的臨床推廣。
當前全球范圍內幾家主流測序設備公司,包括因美納、賽默飛、華大智造均基于高通量測序技術生產測序設備。高通量測序技術能有效克服Sanger測序技術成本高、通量低、對人力需求大等缺點,與以往的傳統測序技術相比,其從測序原理、測序過程、適用范圍及測序結果等方面均存在本質不同。該技術的出現給生物學領域帶來新的突破。
在我國,全球三家能夠量產臨床級別的基因測序設備公司之一華大智造已經建立起自主可控的源頭性核心技術體系,在基因測序領域已形成以“DNBSEQ測序技術”、“規則陣列芯片技術”、“測序儀光機電系統技術”等為代表的多項核心技術。
DNBSEQ測序技術因其測序準確率高和重復序列低等獨特的優勢,可有效支持全基因組測序與外顯子測序等應用場景,保證數據質量,減少數據浪費。通過DNBSEQ測序技術,提高測序準確率,精準度約為99.4%,靈敏度約為98.8%;降低重復序列,重復序列占比小于3%;減少標簽跳躍,標簽跳躍發生率低至0.0001%-0.0004%。
基于規則陣列芯片技術,華大智造測序儀可以在成本不變的前提下成倍提升單位面積芯片的數據產出,從而實現快速、準確、高效、低成本地完成海量高質量實時基因數據的獲取。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華大智造已取得境內外有效授權專利380項。但公司并不滿足于此,擬募集資金投資以下項目:華大智造智能制造及研發基地項目、基于半導體技術的基因測序儀及配套設備試劑研發生產項目、華大智造研發中心項目、華大智造信息化系統建設項目等。
多項核心技術加持下,華大智造測序儀的測序成本在業界領先。韓國Clinomics公司、蔚山國家科學與技術研究所下屬韓國基因組學中心(KOGIC)等機構則對包括華大智造DNBSEQ-T7在內的華大智造測序儀,與Illumina的測序儀進行了系統的獨立比對研究,結果顯示MGI和Illumina測序平臺在測序質量、覆蓋均勻性、GC覆蓋度和變異準確性方面均有可比性,因而MGI平臺可大范圍用于基因領域研究,但其成本僅約為Illumina平臺的一半。
催生基因測序產業鏈中下游應用場景
據悉
華大智造目前已經建立起
高中低通量基因基因測序儀全產品矩陣
其產品在生育、腫瘤、傳染感染、
慢性疾病、農業育種、單細胞、
大人群基因組項目、
時空組學等科研及臨床領域已有廣泛應用
基因測序產業鏈的下游是以政府、藥企、醫院及廣大人群為代表的測序相關應用或服務的終端消費者。目前,產業下游逐步成熟的醫療器械創新網包括:多組學研究、人群隊列基因測序計劃、新藥研發與創新、微生物檢測、無創產前檢測、腫瘤基因檢測、輔助生殖等。此外,在包括農林牧漁、食品安全、海關檢驗檢疫、腫瘤早期篩查等其他應用場景也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以腫瘤領域為例,目前腫瘤診斷和精準治療是高通量測序技術臨床應用中發展較快的一個細分領域。腫瘤基因測序可以輔助臨床醫生對癌癥患者進行分型,以制訂合理的治療方案。同時能夠幫助確定哪些患者最有可能受益于特定的藥物,支持腫瘤的精準治療。在非洲加納,華大智造助力癌癥研究初創公司Yemaachi Biotech開展癌癥研究和診斷學的合作項目,基于華大智造測序儀,建立泛非洲基因組和臨床知識庫,推動腫瘤精準醫學發展,讓全世界更加全面地了解癌癥對非洲后裔所帶來的諸多影響;在國內,華大智造擁有燃石醫學、泛生子、吉因加、優迅醫學等中下游客戶。
又如,在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尤其是新發突發傳染病時,病原體的準確分型及疾病傳播鏈的快速溯源對制定疫情防控策略至關重要。本次新冠疫情中,華大智造測序儀便為揭示病毒傳播途徑與追溯傳染源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華大智造測序平臺成功幫助我國發現首例境外變種新冠毒株、首例“Omicron BA.5”變異株,同時幫助全國十余省近百家疾控中心進行溯源病毒;在海外,助力包括瑞典在內的國家第一時間發現Omicron變異株,在協助獲取毒株全基因組序列以外,為新型毒株監測提供強有力的工具支撐。
在科研領域,基于華大智造測序平臺發表核心期刊一千九百篇,包括CNS國際頂級期刊,測序數據產出超過了50PB。僅在今年上半年,基于華大智造DNBSEQ平臺產生的科研成果斐然,在時空組學領域,已助力在《細胞》(Cell)發布全球首批生命時空圖譜;在單細胞組學領域,助力研究人員獲得了世界上首個非人靈長類動物全身器官細胞圖譜,并在《自然》(Nature)上發表;在基因編輯領域,其DNBSEQ-T7測序儀助力韓國科研團隊在Nature Biotechnology發表基因編輯最新研究成果……
隨著基因測序產業鏈中下游的快速發展,測序服務提供商對測序儀器及試劑耗材的需求也日益提升,有利于擴大基因測序儀的市場空間。根據Markets and Markets的報告以及灼識咨詢《全球及中國生命科學綜合解決方案行業報告》的數據,在應用場景不斷拓寬,測序能力進一步加強的共同促進作用下,全球基因測序儀及耗材市場在過去數年間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預計到2030年,全球基因測序儀及耗材市場將達到245.8億美元的市場規模,中國基因測序儀及耗材市場將達到303.9億元的市場規模。
大國重器攻堅解決卡脖子難題
如今,這場長達三年的專利糾紛終于告一段落,華大智造獲因美納賠償3.25億美元。此外,華大智造將撤銷在加州北部地區法院對因美納的反壟斷訴訟。因美納將獲得華大智造及其子公司CG的“雙色測序技術”系列專利授權。如同此前所宣布的,華大智造將于2022年8月開始在美國銷售其基于CoolMPS技術的相關測序產品,并于2023年1月開始銷售StandardMPS相關測序產品。
華大智造和因美納雙方還同意,未來三年,在美國境內將不會就專利侵權以及違反美國反壟斷法或不正當競爭起訴對方及其客戶,也不對現有測序平臺可能造成的損失進行索賠。
除了掃清進入美國市場障礙,華大智造近期也成功挺進英國市場。7月8日,華大智造宣布,適配HotMPS高通量測序試劑的測序儀即日起在英國市場正式銷售。根據近期英國法院簽署的同意令,華大智造于6月23日開始接受HotMPS英國市場訂單并陸續發貨。
被稱為“國之重器”的基因測序儀,研發難度極高,因美納通過強大專利壁壘在全球占據八成以上的市場份額。測序儀及其耗材壟斷了測序行業絕大部分利潤,測序行業因與人種基因組大數據密切相關更事關國家安全。
在這種情況下,代表了全球三家能夠量產臨床級別測序儀的產業公司之一,華大智造已經能夠和全球老大在核心技術上對壘。可以說這場知識產權訴訟的勝利反映了中國測序平臺的不斷進步,性能的大幅度提升。
申港證券研究報告指出,和因美納的產品做過比對并得到不相上下數據的自主測序儀企業,華大智造測序儀在低成本上更具優勢,這讓華大智造測序儀在純技術層面有能力成為因美納測序儀的強勁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