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收集了第14屆年度醫療健康峰會發言人的亮點見解與麥肯錫過去的研究經驗,經過分析得到了醫療健康服務領域未來十大前沿趨勢,包括以患者為中心、虛擬健康服務、非住院護理、居家護理、基于價值的保險模式、由數據驅動的醫療服務、價格透明且可互操作、新興醫療技術賦能的服務、私募股權投資的快速增長、集成而非分散的服務模式。
來源:Boom Health
01|以患者為中心
在醫療健康體驗中,以患者為中心意味著方便、透明和個性化。在此過程中,消費者被視作有個性化需求的完整個體而非待解決的問題。事實上,美國消費者們已經采取了許多積極措施管理自己的健康,他們每年在醫療費用上的支出在3000億至4000億美元。消費者在健身、營養、美容、睡眠和正念等健康類別上的支出正在增加,大約40%的美國消費者認為這些是他們非常關注的。
消費者還想要更可及的醫療服務和更完美的醫療體驗。例如,超過60%的消費者希望能夠在線上更改或安排醫療健康服務的預約,查看醫療檢查記錄和檢測結果,以及在線續購藥物。隨著手機的普及,人們越來越期望可以隨時獲取醫療健康相關的信息。在疫情期間,隨著遠程醫療和虛擬醫療的增加,這種需求更加旺盛。
以患者為中心的模式具有巨大的的經濟效應。最近的一組調查顯示,使用以患者為中心模式并感到滿意的患者比不使用該模式的患者更換醫療機構的可能性低28%,且有高達5-6倍的可能使用同一個醫療機構的其它醫療服務。超過三分之一的患者還指出,在使用以患者為中心模式的醫療服后,患者減少了不必要的就診。與此同時,滿意的患者還感到更有能力參與自身健康改善,并感覺自己正在接受更好的護理,這有助于促進更好的健康結果。
“技術通過三種方式實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通過虛擬健康服務提高可及性,通過持續的遠程護理建立全天候的患者體驗,同時積累大量數據以推動主動護理。”——薩米·因基寧,Virta Health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02|虛擬健康服務
2020年3月以來,虛擬健康服務的使用率大幅增加。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有1.5億次遠程健康索賠發生。
這些數字表明,虛擬護理有潛力在更廣泛的范圍刺激醫療服務創新,良好的消費者認知和持續的投資有助于遠程醫療的持續增長。我們估計,大約2500億美元的門診支出可能會通過更多元的醫療模式(包括遠程專業護理、虛擬護理和虛擬診斷)進一步轉移到虛擬健康服務中。急癥護理中的虛擬護理模式(包括遠程ICU)與居家創新護理模式(如遠程患者監護和家庭醫院模式)相結合時,節省成本的潛力將大幅提升。
許多虛擬健康解決方案都專注于增加患者的便利性和可及性,但我們也看到了遠程醫療在降低成本和提升效果方面的潛力。
03|非住院護理(日間診療)
在美國,不斷增長的非住院護理費用占醫療服務提供商收入的三分之一,大約7500億美元。許多不同的服務被嵌入到非住院護理中,包括醫生診所、門診行為健康中心、門診手術中心和急救中心等等。研究表明,非住院護理可以為患者提供許多好處,例如更短的平均就診時間(非住院護理服務比醫院門診的就診時間短25%)和更低的并發癥發生率(非住院護理服務的總髖關節置換術并發癥發生率為1.1 %,,而醫院門診為5.2%)。
雖然在更復雜的情況下病人需要住院治療,但病人和醫生發現許多類型的護理可以更安全地通過非住院護理提供。在最近的一項政策中,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從原有的267個服務編碼中移除了255個,這些編碼是2021年添加到門診外科中心手術清單(ASC CPL)中的。這是因為擔心這些編碼在對應的醫療服務大多仍存在過夜或跨夜的主動醫療監測的情況下被過早添加。然而,CMS也表示將在未來幾年繼續擴大門診外科中心手術清單,這將進一步加快非住院護理的發展。我們看到這些變化反映在整體醫療機構的利潤表現中,因為一般的急診機構面臨持續的盈利壓力,而門診和非住院護理中心的利潤預計從2021年到2025年每年增長超過5%。
?*非住院護理(Ambulatory care)是指在門診基礎上進行的醫療服務,無需住院。該服務的提供場景包括:醫生和其他衛生保健醫療器械創新網的辦公室、醫院門診部、門診手術中心、專科診所或中心(如透析或輸液)、緊急護理診所等。
04|居家護理
居家護理的機會正在擴展至更多的病人和護理類型。更多的商品化服務,如傳統的急救后居家護理和個人健康護理服務,仍占市場收入的三分之二左右 (2019年為750億至850億美元)。然而,新興的居家護理細分市場正在快速增長,如居家輸液、居家透析、初級家庭護理和家庭醫院模式等。這些快速擴張的居家護理市場更加多元,技術含量也更高,同時相關技術也正在持續開發中。
如今,居家護理功能的復雜程度各不相同,但將顯著增長。在未來三年里,如果家庭護理能力繼續發展成為可行的、大規模的服務,醫療保險受益者可以在家中多獲得3-4倍的護理。這意味著2025年在居家護理上的醫療支出將達到2650億美元甚至更多。
居家護理能力的擴展也可以吸引非醫保的患者群體,許多技術支持的服務可能首先被樂于接受先進技術的患者采用。下圖通過“妊娠護理全流程”來具體說明遠程護理、非住院護理和居家模式如何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患者全流程。
產前維生素處方可以在網上填寫并直接郵寄到家,遠程就診可以代替現場就診以解決那些緊急但不嚴重的問題。胎兒生長的現場檢查(至少每三個月一次)也可以通過家用便攜式超聲波進行。來自可穿戴設備和家庭監測設備的數據(例如,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持續血糖監測器,或用于妊娠高血壓風險患者的家庭血壓檢測設備)可以將數據傳輸給醫療機構,以實現對高風險患者的主動監測。
在居家場景中,醫生或其他從業者(如哺乳專家或行為健康專家等)也可以進行更頻繁的產后檢查。這個由中心供應方管理、患者友好型的平臺可以增加孕婦及嬰幼兒獲得護理和支持的機會,使得新手媽媽在照顧好新生兒的同時也能更好地管理自身的健康。
05|基于價值的保險模式
基于價值的保險模式正在持續增長,我們預計“具有健康風險”的被保人群比例將繼續上升:預計從2021年到2025年,每年增長10%,而整體被保人群增長率僅為1%。在各種細分領域和支付方類型中均可看到向基于價值的模式的轉變。
服務管理機構可以通過提供技術和服務為保險公司向基于價值的保險模式的轉變提供支持。這種模式目前僅占總投保數的5%,預計在未來幾年將迅速增長,于2025年達到至9%。預計到2025年,責任醫療組織(AOCs)也將以穩定的速度增長。總體而言,從2021年至2025年,基于價值的合同預計將從15%左右增長到22%,覆蓋美國近6500萬人。
*責任醫療組織 (ACO) 是由醫生、醫院和其他醫療保健提供者組成的團體,為他們所服務的醫療保險患者提供協調一致的高質量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