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性內窺鏡是指通過人體自然腔道進入體內的內窺鏡,鏡體較長且需具備一定柔性,一般可彎曲,區別于硬管內窺鏡。通常搭配內鏡診療耗材,軟性內窺鏡可以實現取組織活檢、微創手術治療等目的。
近年來,隨著微創手術逐漸普及,內鏡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同時臨床多樣化需求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內窺鏡經歷了多次的迭代更新,在臨床診療方面的滲透率也在逐步提高,相對應的內窺鏡市場也在逐步擴容。?
根據醫招采統計2021年軟式內窺鏡系統公開招標采購數據涉及31個省市自治區:2161家機構,涉及品牌廠商15家,采購數量總計:3518套。?
需要指出的是,醫招采2021年軟式內窺鏡(主機加鏡子的成套系統)分別為消化內窺鏡系統和呼吸內窺鏡系統,包含:胃腸鏡、膽道鏡、支氣管鏡、鼻咽喉鏡及超聲內窺鏡。
根據醫招采統計2021年軟式內窺鏡系統公開招標采購數據涉及31個省市自治區,涵蓋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服務中心、各地衛健委、部隊、公安司法、疾控中心、科研院校等共計:2161家機構,涉及品牌廠商15家,采購數量總計:3518套。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軟式內窺鏡市場相關排行吧。(排行榜引用自醫招采排行榜)
省份采購排行
在省/直轄市采購需求上,廣東位居首位,其后依次是浙江、河南、江蘇、四川、山東、湖北、安徽、河北以及湖南。
呼吸內鏡品牌銷售數量排行
在呼吸內窺鏡品牌銷售數量上,奧林巴斯、賓得、富士、德國艾克松(XION)以及澳華,分別以53.0%、13.45%、12.64%、5.35%、4.70%的市場份額位列國內呼吸內窺鏡位居前五。其中,奧林巴斯以53.0%的份額獲得了絕對的市場占有率,國產廠商僅澳華以4.70%份額進入TOP5。
?
消化內鏡品牌銷售數量排行
在消化內窺鏡品牌銷售數量上,奧林巴斯、富士、開立、賓得以及澳華,分別以52.38%、24.59、9.13%、8.04%、4.68%的市場份額位列國內消化內窺鏡位居前五。其中,奧林巴斯以52.38%的份額獲得了絕對的市場占有率,國產廠商開立、澳華分別以9.13%、4.68%份額進入TOP5。?
總的來說,目前國內軟式內窺鏡主要市場還是由國外廠商占據,但近年來隨著國內醫療科技的快速發展,國產內鏡的出現打破了曾經進口品牌一統天下的局面,對于國產內鏡來說如今興逢盛世,政策推動、市場需求、技術變革等等一切向好,未來空間巨大。
?
據統計,2020年中國內窺鏡市場規模達到254億人民幣,2015-2020年復合增長率約14.2%。同期全球內窺鏡市場規模從164億美元增長至215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5.5%。中國市場增速遠快于全球,在全球市場的占比不斷提高。
目前,我國軟性內窺鏡行業市場集中度高,奧林巴斯、賓得、富士膠片以及澳華內鏡、開立占據主要市場份額,尤其是在高端領域,奧林巴斯和富士膠片兩家日本跨國企業幾乎處于壟斷地位。一方面國內軟性內窺鏡企業在產品性能上與跨國企業還存在一定差距,另外國外軟鏡品牌發展時間較長,市場粘合度較好,使得國內對進口軟性內窺鏡還存在一定的進口依賴。
目前軟性內窺鏡市場具有較大的潛在發展機遇和龐大的需求空間,在國內軟式內窺鏡市場主要有奧林巴斯、富士、賓得、開立、澳華、艾克松以及英美達等廠商,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一下。
?
奧林巴斯
成立于1919年,公司在軟鏡領域占據“霸主”地位。在內窺鏡領域,目前奧林巴斯主要內窺鏡產品包括消化內鏡、膽道鏡、腹腔鏡、電子胃鏡、膀胱鏡、輸尿管鏡、經皮腎鏡、宮腔鏡、陰道鏡、支氣管鏡和耳鼻喉鏡等。此前開發了一種名為 EVIS LUCERA ELITE的新系統。EVIS LUCERA ELITE 旨在提供更高的成像性能并更易于執行結腸鏡檢查的醫生使用,具有許多新技術和創新技術。
?
富士
成立于1934年,主營業務包括成像解決方案、信息解決方案和文檔解決方案。醫療事業為富士膠片公司的主要業務之一。富士內鏡系列產品主要涵蓋消化道內鏡及系統,呼吸道支氣管鏡系統、超聲支氣管鏡系統,耳鼻咽喉電子內鏡系統等,在在中國縣域健康大會期間,富士膠片推出全新ELUXEO Lite 6000高性價比的新一代內鏡系統。
?
該系統搭載富士膠片獨家的LCI聯動成像技術與BLI藍光成像技術,通過增加黏膜顏色的對比度和表面結構的辨識度,從而顯著提高早癌病灶的發現率,用高性價比實現精準篩查,服務縣域早癌篩查工作。
賓得
賓得是日本HOYA集團的一個分支,2007年被HOYA株式會社收購,致力于內窺鏡影像解決方案。是一個全球多元化公司,在日本、歐洲和美國有研發創新制造中心。醫療內窺鏡業務是賓得母公司HOYA全球業務中的一個增長業務。微創治療在醫學專業中的需求增長快速。依托于賓得醫療這個品牌,HOYA發展醫療內窺鏡領域用于幫助早期治療和診斷。
?
?
德國艾克松XION
德國艾克松(XION)超高清電子鼻咽喉鏡檢查系統、鼻內窺鏡手術系統采用全數字處理和傳輸,具備高質素光學優點,能提供高清晰度、大畫面圖像,采用數字攝像機采集圖像方式所得到逼真的顏色再現和黏膜的表現,從而更易于觀察患者的微細病變。是全球唯一的五官科多功能診斷和治療系統,也是全球唯一能同時支持使用電子軟性內窺鏡和普通硬性內窺鏡的系統。?
澳華內鏡
成立于1994年,是國內較早從事軟性電子內窺鏡研發和制造的企業之一。經過近三十年的專注與創新,澳華內鏡已突破內窺鏡關鍵技術,并圍繞內窺鏡診療領域進行了系統性的產品布局。2005年,澳華內鏡推出了首代電子內窺鏡系統VME-2000——這是國內最早的國產軟性電子內鏡之一,它的出現也打破了軟性電子內窺鏡完全依賴進口設備的局面。澳華內鏡推出的AQ-200全高清光通內鏡系統,該產品創新性地使用了激光傳輸技術進行1080P圖像信息的傳送。而激光傳輸對比電信號傳輸不受電磁干擾,便于鏡下高頻電刀和其他周邊設備的聯合操作,可提高臨床操作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
開立
成立于2002年,主要產品為超聲診斷系統、電子內鏡系統、體外診斷系列,于2017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自2012進軍內窺鏡領域以來,不到10年的發展,開立醫療已從行業后起之秀躋身世界先進水平。
?
去年9月超聲電子上消化道內窺鏡EG-UR5成功獲得NMPA批準。EG-UR5主要用于上消化道管腔進行內鏡下觀察、診斷,同時對上消化道壁及周圍臟器進行超聲掃查,在食管、縱膈、胃、十二指腸、胰膽系統和腎上腺等處的良惡性病變的定位、定性診斷具有極高的價值。
?
英美達
英美達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致力于為重大疾病(癌癥和心腦血管疾病等)提供診斷和治療原創型微創醫療器械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目前聚焦在心內和消化微創介入器械,特別是腔內介入影像的產品開發,公司三大核心產品超聲內窺鏡、電子內窺鏡和血管成像系統。
?
2021年12月27日,國產內鏡廠商英美達自主研發的消化道全高清電子內窺鏡正式獲得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此次獲批的消化道全高清電子內窺鏡,在技術方面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各方面功能完善。能夠為臨床診療帶來更可靠的依據,是篩查早期消化腫瘤的重要手段。
——
總的來說,國產內鏡發展順利,且持續加強研發創新,不斷推陳出新,在多方面追趕國外大廠。而在國內分級診療、鼓勵國產替代等政策下,國產品牌有望憑借更高的性價比在基層醫療市場趕超進口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