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樂輝官宣全球CEO!原西門子臨床診斷業務總裁Deepak Nath將于2022年4月1日接任CEO職位

▲新任掌門人 Deepak Nath?
骨科巨頭施樂輝宣布:全球CEO Roland Diggelmann將于2022年3月31日離職,原西門子醫療臨床診斷業務總裁Deepak Nath將于2022年4月1日擔任首席執行官。
Roland Diggelmann?自2019年11月1日正式上任。在位兩年期間,開啟了施樂輝一系列改革。比如采用多元化戰略,挖掘產品組合潛力;收購完善產業布局,補充業務支線。
新任掌門人 Deepak Nath?擁有20年的醫療行業經驗。
2018年1月加入西門子醫療,擔任臨床診斷總裁。此前曾在雅培工作了10年,擔任過雅培心血管部門總裁,同時擔任執行副總裁。除此之外,Deepak Nath還曾在安進、麥肯錫、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擔任科學家。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6個月前,施樂輝大中華區才完成換帥。
去年9月,施樂輝宣布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安明德Alaeddin Ahram的離職,新任施樂輝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胡海于9月27日就職。
這次變動,也是此次離職的全球掌門人 Roland Diggelmann推動中國區變革的一項重要舉措。
在國內的市場格局上,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報告顯示,施樂輝位居骨科耗材市場第五位,次于強生、捷邁邦美、史賽克、美敦力之后,市場份額為4.40%。而國內骨科器械巨頭威高的市場份額達到4.05%,幾與施樂輝比肩,這或許會對其造成不小的壓力。?
去年9月中旬的國家人工關節集采中,各家均發揮自身優勢爭搶市場。其中,施樂輝在伴隨服務上報出了50元的低價,其出價僅為競爭企業的一半甚至四分之一。據悉,人工關節手術涉及的操作更加復雜,在手術過程中,往往需要企業人員提供“伴隨”服務,協助醫生完成手術。而施樂輝報出的價格,不僅對市場,對自身或許也有不小的打擊。謹以此也能看出各家在骨科市場上,競爭烈度幾乎可以用貼身肉搏來形容。?
施樂輝大中華區CEO,由一位約旦人更換為中國人,也從另一個維度凸顯了爭搶國內骨科市場的戰略。?
不僅僅是國內市場,在全球骨科市場,施樂輝頻頻的換帥舉動,也是為了應對更為激勵的競爭。
施樂輝目前有三大業務線,骨科關節重建、運動醫學與耳鼻喉、先進傷口管理。
作為占總體業務40%的骨科業務,一直是施樂輝的核心業務。然而自2015年以來,施樂輝在全球骨科排名一直是第五。無論是加大產品組合創新,還是通過加強并購進一步提升行業競爭力,施樂輝也一直在頻頻發力奮起直追。
作為骨科領域未來的爆發點,骨科機器人成為全球巨頭和國內廠家都競相布局的重要領域。
在關節手術機器人領域,骨科四大巨頭都已進入市場,包括史賽克的Mako、施樂輝的Cori、捷邁邦美的Rosa knee和強生的Velys。?國內企業也在該領域逐漸嶄露頭角,包括天智航、微創機器人、長木谷、鍵嘉機器人、元化智能、和華瑞博、柳葉刀等。
今年1月,施樂輝的RI 髖關節導航系統最近獲得了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510(k)許可,可用于其CORI手術系統。美國部分數量的醫院和門診手術中心(ASC)將立即開始安裝軟件,并在2022年晚些時候提供廣泛的商業可用性。一旦監管授權最終確定,它將在歐洲和亞太地區的各個市場推出。
1月19日,施樂輝再宣布收購Engage Surgical,該公司擁有美國唯一獲得FDA許可用于商業銷售的非骨水泥單髁(部分)膝關節系統。Engage Surgical部分膝關節系統針對機器人技術進行了優化,未來將與CORI集成一起使用。
通過收購,施樂輝成為美國唯一一家提供骨水泥和非骨水泥部分膝關節假體的公司。集結VISIONAIRE業務、CORI的高性能和小尺寸、部分膝關節系統的產品組合,拓展醫療器械創新網,完善施樂輝在骨科手術機器人領域的布局。
疫情、集采、手術機器人大戰,是主導全球骨科市場走向的重大事件,也是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此次換帥,施樂輝能否在新掌門領導下,逆風破局,實現強勢增長呢?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中國醫療科技網、醫療器械商業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