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mRNA新冠疫苗,仍然在路上,艱難前行
日期:2021-09-07
1,國藥第三針加強補種方案提交審批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已向有關部門提交新冠肺炎滅活疫苗第三針加強補種方案,正等待方案審批通過。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紀委書記陳坤表示,現有實驗數據表明,該公司的新冠肺炎滅活疫苗對現有主要新冠病毒變異株依舊有效。
據悉,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相關實驗還表明,在完成該公司滅活疫苗兩針劑免疫程序6個月后,開展加強接種,受試者體內抗體水平最高可提升5-10倍,可大幅度提升免疫效果。
該方案建議,針對老年人、窗口性服務業從業者等特殊群體,在完成兩劑接種免疫程序后6個月至1年內,可再接種一劑加強針。
2,專家:美國需與中國合作應對新冠疫情
美國經濟學家、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雜志新冠委員會主席杰弗里·薩克斯日前在接受馬來西亞媒體采訪時說,美國需要與中國合作,以共同應對新冠疫情。
馬來西亞《星報》5日刊登了該報前首席執行官黃振威對薩克斯的郵件采訪。薩克斯在采訪中說,全球沒有對新冠疫情作出恰當應對,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美國未能與中國合作找到一個全球性解決方案。
“這是悲劇性的,因為中國在抗擊疫情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世界本可以也應該從中國的應對方案中學到更多。”薩克斯說:“美國應該學會與中國合作,而不是試圖將其自身意志強加于中國。”
3,國產mRNA新冠疫苗,仍然在路上,艱難前行
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mRNA技術便作為“救世明星”走進大眾視野——一聲槍響,各國mRNA疫苗“馬拉松”便拉開帷幕。作為逐夢國產疫苗“決賽圈”的選手之一,沃森生物此舉備受矚目。然而,沃森中報上卻并無相關消息,甚至,從2020年到2021年中報,其玉溪沃森疫苗產業園三期工程投資,進度條始終“卡殼” 在99.56%。
2020年年初,國內意欲進軍mRNA新冠疫苗企業多達十余家。到今天,至少6家本土企業已經“棄賽”——其中,既有原本聲稱3個月完成投產的華大基因子公司華大吉諾因,也有不久前因“一女四嫁”而登上熱點的嘉晨四海。只有四家企業進入比賽中段,獲得國家下發的臨床試驗批件。即艾博生物(沃森生物合作方)、復星醫藥、斯微生物以及麗凡達生物。后兩者在近幾個月的耐力拉扯中,較顯乏力。
在斯微生物今年1月4日獲批臨床、3月25日正式啟動一期臨床后,西藏藥業卻在8月28日宣布停止戰略合作,轉為股權投資。
無獨有偶,原本在今年三月就啟動臨床試驗的麗凡達生物,也面臨投資人后撤的局面。
根據業內人士披露的沃森生物8月份會議紀要,當時,公司對疫苗投產獲批前景表示樂觀:
會議提到,根據目前數據反饋,疫苗對各毒株的保護效率有92.4%,高于世界其他已經上市的mRNA疫苗,進展比較順利。國內第一針mRNA新冠疫苗7月底在柳州開打,預計8月底有數據反饋。
不過,到8月31日,沃森生物并未披露國內臨床試驗數據,并開始在墨西哥、印尼兩國開展疫苗III期臨床試驗。
會議還提到,沃森生物預期其mRNA新冠疫苗將在10月20日進行投產、30日舉行海外官方發布會;為配合官方宣傳,國內發布會可能在11月開始。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