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創新網
8月30日,北京醫保局發布《關于規范調整物理治療類等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的通知》,“機器人輔助骨科手術”作為輔助操作獲得政府定價,并與“一次性機器人專用器械”共同納入北京醫保支付目錄。
對于骨科機器人研發生產廠家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利好信號。經濟原因是限制骨科機器人滲透率提升的關鍵,隨著逐步納入醫保,患者負擔得以減輕,必然刺激骨科機器人的消費需求,行業已然處于爆發的前夜。
政策利好不斷
因此骨科機器人的市場需求持續增長,行業正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賽道競爭火熱化,“多產品線+單一細分”龍頭并存
市場的廣闊前景,以及政策的不斷利好,吸引了更多的國內外企業爭相搶占中國骨科機器人賽道。其中在脊柱機器人領域,美敦力處于優勢地位,Mazor X StealthTM Edition以其預見性、精準性和可視化等功能,為脊柱外科手術機器人行業塑造新的標準。
脊柱機器人競爭格局
來源:各公司官網,西南證券整理
關節機器人競爭格局
來源:各公司官網,西南證券整理
未來骨科機器人領域將逐步形成有諸多產品線的行業巨頭,和專注于某個細分領域的龍頭并存的市場競爭格局。
砥礪前行的商業化探索之路
雖然行業發展一片火熱,但從目前財報數據來看,骨科機器人業績仍不容樂觀。Mazor Robotics公司于2018年被醫療器械巨頭美敦力收購之前的2015年至2017年,該公司處于持續虧損狀態。如何盈利,商業模式仍在不斷探索中。
目前直覺外科公司“系統+耗材+服務”的閉環商業模式已逐漸被更多企業參考。從直接外科公司歷年營收占比來看,初期收入以系統為主,隨著手術量提升,耗材占比大幅提升,服務則占比較穩定。
這種模式具有較強的競爭壁壘,且能為企業收入帶來穩健的增長。史賽克、捷邁、微創等高值耗材制造廠商,都是研發推出骨科機器人可以與自身的耗材產品形成閉環,競爭對手難以復制。
而天智航這類骨科機器人創業企業,在商業模式上則更多樣化。目前天智航正在探索與醫療機構共建骨科手術機器人微創手術中心的業務模式,即公司向醫療機構提供開展骨科機器人手術所需的骨科機器人及配套設備并提供技術支持,醫療機構按照開展骨科機器人手術數量向公司支付技術服務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