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20年,大家對一些IVD企業憑借新冠業績快速發展覺得不能持續,2021年的上半年已經給出了很好的答案,不少IVD企業業績繼續爆表。新冠給行業帶來的是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把所有企業拉在同一起跑線上。導致整個IVD行業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昔日小弟變大哥比比皆是,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IVD企業的發展速度和發展上限是沒有天花板的,只要市場有需求,IVD企業就都能夠造出來,供得上。
本文從規模(營收)的角度出發,選取了憑借新冠一飛沖天8家IVD企業,并嘗試分析他們快速發展的機會點。
明德生物
武漢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專業提供體外診斷試劑及配套儀器(POCT/分子診斷/化學發光/血氣分析等)產品以及急危重癥救治一體化(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PCR實驗室、智能化發熱門診建設等醫療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湖北省企業技術中心,武漢市企業研究開發中心。目前公司主營業務已覆蓋全國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近5000家醫療機構,同時在亞洲、歐盟、南美等多個區域實現銷售布局。
?
機會點:國內較早拿到新冠核酸注冊證,參與各省新冠試劑集采中標,開展第三方實驗室核酸檢測。
?
圣湘生物
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自主創新基因技術為核心,集診斷試劑、儀器、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為一體的體外診斷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在科創板上市,并入選“科創50”指數樣本股,上榜中國醫藥工業百強。公司致力于成為基因科技普惠者,服務國家精準醫療體系和分級診療體系建設,是國家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范中心、感染性疾病及腫瘤基因診斷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單位、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
?
機會點:國內核酸試劑首批獲證企業,國內外大量銷售新冠核酸試劑及檢測儀器。
?之江生物
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作為一家專業從事基因診斷試劑及儀器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分子診斷試劑生產的龍頭企業之一。
?
機會點:首家拿到新冠核酸試劑注冊證的企業,核酸試劑及配套儀器銷售需求強勁。
奧泰生物
杭州奧泰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體外診斷試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導產品為免疫診斷、生化分析、熒光等領域內的,包含婦女健康、傳染病、毒品、腫瘤和心血管等系列相關產品。公司共有800多項產品,其中多項已獲歐盟CE、美國FDA、加拿大Health Canada、澳大利亞TGA、巴西Anvisa的注冊和認證,暢銷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強大的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是奧泰生物的一大特色。
機會點:憑借海外市場能力,大量出口新冠相關抗體、抗原檢測試劑。
?達安基因
廣州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是分子診斷技術為主導的,集臨床檢驗試劑盒儀器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全國連鎖醫學獨立實驗室臨床檢驗服務為一體的國有生物醫藥高科技企業。公司于2004年8月9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機會點:首批新冠核酸試劑獲證企業,所有省份新冠核酸集采都中標,國內最大的核酸試劑生產企業。
?碩世生物
江蘇碩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2010年,坐落于醫藥高新科技園區--江蘇泰州中國醫藥城。碩世生物以分子診斷技術為核心,是集診斷試劑、儀器、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為一體的整體解決方案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公司已經成為國內分子診斷行業的標桿企業,并于2019年12月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
?
機會點:新冠核酸試劑+儀器需求強勁,渠道能力強。
熱景生物
北京熱景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6月,是一家聚焦生物醫藥領域體外診斷(IVD)方向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于2019年9月登陸科創板。公司專注于醫學與公共安全檢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
機會點:抓住了歐洲新冠抗原自測的機會,大量出口到德國市場。
?東方基因
浙江東方基因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專業從事體外診斷產品研發、生產與銷售的公司,屬于高端醫療設備與器械領域。目前主營產品POCT即時診斷試劑,主要應用于傳染病檢測(含新冠病毒檢測產品)、毒品檢測、優生優育檢測、腫瘤標志物檢測和心肌標志物檢測等領域,其中傳染病檢測和毒品檢測作為公司的兩大核心產品系列。
?
機會點:和西門子合作新冠抗體抗原試劑,大量出口到國際市場。
?寶太生物
廈門寶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POCT體外診斷試劑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以美國歸國博士為主導,數十位碩、博人才組成的科研團隊,來自各個不同領域,擁有20余年行業從業經驗的高級人才組成的高管團隊。(寶太未上市,暫無公開營業數據,但收入不輸于以上各家)
?
機會點:和Innova公司合作,抓住新冠抗原出口機會銷往海外市場。
?
總體來看:拿證早的、以往以出口業務為主的、和大外企合作的企業是抓住新冠檢測機遇的最大贏家。國內以核酸試劑需求為主,海外主要是以簡單方便的抗體、抗原檢測試劑為主。
值得中國IVD企業思考的有幾點:
1、雅培、羅氏為什么沒在國內找到合作方,如果合作了這個數量級肯定很大。
2、國內獲得新冠注冊證的有60多家,為什么真正抓住了機會的不到10家,有的企業憂愁拿不到注冊證,有的企業拿到注冊證又賣得不好。
3、預判整個疫情周期中不同的產品需求來布局產品線非常重要,核酸、專業抗體、專業抗原、抗原自測等都在不同時期冒出了市場機遇。
4、這些新冠企業如何進行下一步發展(花錢)?如果他們高薪挖人,其他IVD企業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