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華永道發布《制藥和生命科學交易洞察:2021年年中展望》,其中顯示,2021年上半年,美國生物制藥和醫療器械領域:
共完成了201筆交易,是去年同期的兩倍;
交易總值達到1233億美元,同比+410%。
普華永道預測:該領域的并購交易將在下半年繼續增長。
上半年總結:癌癥藥物、基因細胞療法是最“誘人”的并購標的
事實上,所有跡象都表明,今年生物制藥領域的交易處于活躍狀態。美國一家律師事務所調研結果表明:在100名行業高管中,60%的人認為拜登政府有利于促進生命科學交易。
從政策導向來看,與上屆特朗普政府相比,拜登政府更加推崇科學并支持全球合作:促進了COVID-19疫苗的快速上市,使用全新的mRNA技術用于疫苗開發,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有所改變的是,專利到期,不再是醫療、醫藥、生命科學企業并購的主要原因,而是在于他們對創新產品的渴望。
癌癥藥物及基因細胞療法仍然是最“誘人”的并購標的。
從去年底至今,這些領域迎來了幾筆巨額交易,包括:
2020年12月,禮來斥資逾10億美元收購基因療法新銳企業Prevail Therapeutics,開拓神經退行性疾病新治療模式。
2021年3月,安進以19億美元收購Five Prime,以此補強自己的腫瘤創新藥管線。
6月22日,美國基因治療公司uniQure計劃以約5500萬美元收購法國基因治療公司Corlieve Therapeutics及其主導項目,該項目將被稱為AMT-260,以治療顳葉癲癇,這是最常見的局灶性癲癇。
下半年預測:默克、強生、BMS、吉利德等最有可能“主動出擊”,補強管線
普華永道美國制藥和生命科學業務負責人sky milch認為,下半年的行業交易,可能集中在解決公司運營問題上,比如發展分銷渠道或原料藥的采購能力。與此同時,買家也在尋找“能夠提高研發效率的數字化創新產品。”
加拿大皇家投資銀行(RBC)幾周前發布了一份報告,預測今年余下時間生物制藥并購活動將有所增加。
RBC指出,低估值可能會推動這一點:到目前為止,生物科技股已下跌 9%,可能是由于大流行停工期間銷售放緩和重新定價所致。
RBC 表示,歷史經驗表明,生物科技股的低迷可能會使下半年的交易更加精彩。
誰最有可能出手“買買買”?
在分析師看來,出于補強產品管線的需求,默克、強生和BMS最有可能采取行動者,所有這些都是出于增加產品管線的需求。RBC?認為,Vertex、Biogen和Gilead也可能傾向于并購以填補管線空白。
誰被“虎視眈眈”的買家盯上了?
兩個最常被提及的收購標的是基因治療先驅bluebird bio與BioMarin。在腫瘤學領域,Deciphera和Iovance一樣在分析師的目標清單上名列前茅。
美國律師事務所Hogan Lovells生命科學部門的合伙人Barry Burgdorf?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至于正在進行的反壟斷審查,對于生物制藥并購并不是一個大問題。
目前,尚無跡象表明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會對生物制藥交易的審查方式進行重大改變。今年4月,在FTC宣布全面審查后不久,就批準了阿斯利康以390億美元對Alexion Pharma的收購,兩家公司順利完成了交易。
與此同時,由于投資籌款的大幅增長,另一個趨勢是更多的生物制藥公司會“拔地而起”。
相關投資人士表示。“坐以待斃不是辦法,風投公司必須有所行動,才能發展壯大,這有利于推動更多未來的并購活動。”
參考資料:
Biopharma M&A set for a strong H2 despite political noise—and Biogen and Gilead look like buyers: analysts——FiercePhar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