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下屬的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在其官網更新了致所有生產商的公告內容,更新了N95產品申請人的審批優先順序,降低了非美國境內申請人的優先等級。
01
主要調整
相比于4月中旬,此次調整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明確指出不接受包括耳掛式在內的新型耳帶樣式的口罩申請,將集中精力審批傳統的兩條頭帶式的口罩產品;
2. 更新了外科用N95口罩的相關指南(簡稱”SN95指南”),提出該類產品申請的制造商必須遵循此指南的內容;
3. 對不同類型申請人,將按以下優先順序進行依次審批:
1) 已批準的美國境內申請人,申請新的或擴充的產品(包括遵循”SN95指南”提出的上述申請);
2) 已批準的美國境內及境外申請人,申請新增廠址;
3) 新的美國境內申請人;
4) 已批準的境外申請人,遵循”SN95指南”提出的新產品申請;
5) 已批準的境外申請人,提出的新產品申請;
6) 新的境外申請人,遵循”SN95指南”提出的新產品申請,優先考慮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生產的產品;
7) 新的境外申請人,提出的新產品申請,優先考慮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生產的產品;
8) 新的境外申請人,在之前的申請已被拒絕后,重新提交的新產品申請。
02
中國企業:我還有機會嗎?
從此次政策調整中可以看出,美國目前對于非美國境內申請人,或非加拿大或墨西哥生產的產品,申請NIOSH認證完全不在優先審批的列表之中,完成時間無法估計,可以說從源頭上阻斷了非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以外的N95口罩進入美國。
到這里我們不禁會開始擔憂,中國向美國出口了大量口罩等抗議物資,那會不會受到政策變化的影響?畢竟自美國疫情爆發至今,中國口罩商與美國的合作雖然不少,但一直磕磕絆絆狀況不斷。
早在2020年3月17日,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簡稱CDC)官網明確公眾在物資不足的情況下,可戴其他部分國家標準的口罩,包含中國KN/KP95或KN/KP100口罩。
然而3月28日,為緩解全國醫療防護裝備的短缺,美國FDA緊急批準了歐盟和5個國家(澳大利亞、巴西、日本、韓國、墨西哥)認證的非N95口罩,但中國標準KN95口罩沒有獲得緊急授權。也就是說,名列CDC指南之內KN95口罩被美國FDA從合格釆購名單中拿掉。
美國新聞網站BuzzFeed 3月29日的報道稱,KN95口罩是N95口罩的中國替代品,但美國FDA拒絕允許其進入美國,這一決定背后有“政治原因”。后來美國疫情快速擴散,4月3日,美國FDA官員稱不會阻止進口中國標準口罩,當日官網公布EUA新文件予以說明。
今年4月時我國比亞迪公司與美國加州的口罩生意就因為FDA的審批問題差點分道揚鑣,當時該事件在國內還產生了巨大關注,不過好在事后經調查該事件不是針對比亞迪的特例,當時與比亞迪有著相同遭遇的還有美國兩家本土口罩公司,他們的待遇更慘直接取消訂單,而最后加州對比亞迪的認證日期延后一個月,今年7月美國加州決定加大進口口罩,州長紐瑟姆表示將從中國比亞迪公司追加購買4.2億只口罩。
從種種跡象表明,NIOSH新政策標志著美國將再次嘗試拜托對境外抗議物資的依賴,疫情初期美國近90%的口罩產能來源于中國,在美國本土產能相繼增長后,就在不斷地做這種嘗試,這已不足為奇。而新政策之下,我國N95級口罩生產商想要進入美國市場需做好長時間審核的心理準備,不過對于已經過審的中國企業理論上不會有影響。
03
關于NIOSH
NIOSH隸屬于美國疾控中心CDC,負責個人防護呼吸器N95的認證,FDA是負責醫用口罩的注冊審核,醫用N95口罩則是經過兩家機構的認證注冊。
對于首次申請N95的生產商,申請分為兩階段:
1.提交一份調查表和照片(企業工廠外觀、產品生產線等)給NPPTL評估,NPPTL評估合格后,會給生產商一個企業代碼(Three-character Manufacturer’s Code )和其它相關資料。
2.收到NPPTL寄來的文件后,準備詳細的申請資料,除了填寫標準的表格外,企業還需提供符合標準要求資料。通過認證后,NIOSH會給申請者一個測試和認證批準號(TC ,Testing and Certification Number)和批準標識。NIOSH認證平均時長為94.8天,最短22天,最長189天。生產商獲得N95認證后,NIOSH每年會對生廠商在市場上銷售的認證產品進行抽查,以確定企業是否始終符合N95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