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召開第 104 場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武漢市集中核酸檢測排查結果:從 5 月14日0時至6月1日24 時,武漢市集中核酸檢測 9899828 人,沒有發現確診病例;檢出無癥狀感染者300 名,檢出率為 0.303 / 萬,追蹤密切接觸者1174 名,其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對無癥狀感染者和密切接觸者均進行了醫學隔離觀察。目前,武漢市無癥狀感染者在全人群中占比極低,沒有發現無癥狀感染者傳染他人的情況。發布會也對大家關心的幾個問題進行了解答。
一、篩查出的無癥狀感染者,是否具備感染性?
目前沒有發現無癥狀感染者有傳染性。對于此次檢測中檢出的 300 名無癥狀感染者,武漢市疾控中心對他們進行了更多檢查:對 106 例無癥狀感染者提取痰液和咽拭子樣本,進行病毒分離培養和測序分析,未培養出「活病毒」。
對 300 名無癥狀感染者的家庭及居住環境進行采樣,對無癥狀感染者使用的口罩、水杯、牙刷、手機和地板、家具、門把手、衛生間、地漏等采集擦拭樣,并采集了部分電梯按鍵、樓道物品等擦拭樣,共 3343 份樣品,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對 300 名無癥狀感染者進行血清抗體檢測,結果顯示,IgG 單陽 187 人,IgG、IgM 雙陽 3 人,IgG、IgM 雙陰 110 人,沒有提示為近期感染的 IgM 單陽情況。
李蘭娟院士等專家對數據進行了分析研判,未發現無癥狀感染者傳染他人的情況。
二、核酸檢測結果準確可靠嗎?
經過多機構合作,明確規范和流程,抽樣復核,結果是可信的。武漢市常務副市長胡亞波介紹,此次檢測中,武漢有 63 家具備檢測資質的機構全力投入檢測工作。
質量管控上,明確采樣規范,制定實驗室標準操作指南和質量管理規范,省市分別組織專家對混檢質量控制進行論證,深入檢測機構開展專業指導,開展室內質評和室間質控,進行抽樣復核,確保檢測流程規范、結果準確可靠。
為核驗檢測質量,各檢測機構對檢出的陽性或可疑陽性樣本,逐一復核;同時,市臨床檢驗中心對各檢測機構進行抽樣復核,共抽取樣本35961份,未發現前后檢測結果不一致的情況。
三、發布會說到“單檢”和“混檢”,有什么區別?
混檢的效率會更高,這是此次武漢能夠快速實現全員檢測的關鍵。單檢,是指分別采集每個人的鼻咽拭子標本,然后一個人一個人分開檢測;混檢,是指取幾個人的鼻咽拭子標本,放在一起做病毒核酸檢測,如果發現陽性,再把這幾個人的樣本拿出來單檢。如果是陰性,就不用再測了。
混檢的方法是從獻血員的 HIV、乙肝等核酸篩查學習過來的,主要用于大人群的快速篩查,是可靠的。
四、這些數據代表著什么意義?
簡單來說就是: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武漢安全了。李蘭娟院士介紹,有 4 組數據充分說明:武漢是安全的,武漢人也是安全的,出來的都是健康的,給武漢人要以更多的關愛。
1、是 5月14日至6月1日,通過核酸檢測,篩查出300名無癥狀感染者,檢出率僅為十萬分之三。這說明,武漢市無癥狀感染者在全人群的占比極低,加上已發現的所有無癥狀感染者均已隔離觀察,也就是說,平時再遇到無癥狀感染者的幾率就小之又小。
2、是對 106 名無癥狀感染者的痰液和咽拭子樣本進行病毒培養,均未培養出「活病毒」;這次篩查出的無癥狀感染者無一例轉確診;其密切接觸者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這項排查沒有發現無癥狀感染者傳染他人情況。
3、是從分布來看,武漢市沒有篩查出無癥狀感染者的小區占比近 97% ,這個比例已經相當高了。這是非常重要的數據。
4、是近日,武漢市疾控中心對武漢市自來水、生活污水、出租車、公交車、地鐵車廂及車站、商場、餐廳、公園等采集擦拭樣,并采集了部分寵物的樣本,共 2314 份樣品,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五、 武漢人到外地還需要隔離 14 天嗎?
武漢的綠碼應該受到承認。李蘭娟院士在發布會中說:“我這次欣喜地看到,武漢市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已全面恢復,武漢這座城市已基本回歸正常,武漢是安全的,武漢應該跟全國其他城市一樣一視同仁。”
武漢市的核酸檢測數據,代表著當前武漢市的疫情已經平穩。并且由于基本所有人都做了檢測,無癥狀感染者也已被隔離,武漢可以說是一座“透明城市”。
結語
希望全國各地的朋友們,不要對終于能出門的武漢人另眼相待,這是對武漢人民作出巨大貢獻最好的感謝和支持。不過全國的疫情還沒結束,無論身在哪里,大家都要保持勤洗手的好習慣。